拉車獨行!Camino 女子的 35 天:不預訂、不摸黑,我如何舒適走完法國之路?

作者頭像
駐站朝聖者: Camino Stamps
朝聖經歷:2023 法國之路 / 2024 熊野古道 / 2025 勒皮之路
朝聖之路印章收集小天使,歡迎大家踴躍提供你蓋到的章和大家分享哦!!!
拉車朝聖

因為在 Line 的朝聖社群有人詢問了每天的行進和住宿狀況,於是在朝聖回來 6 個月後,我終於也開始整理行程記錄和照片了 XDD

提供這份行程記錄是 2023/9/10-10/14 完成 35 天的 camino 法國之路的步行距離、時間、和住宿地點的記錄,說要給大家參考好像也未必有用,必竟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和當下環境的氣侯、溫度都是不同的,所以直接拿來參考應該也是用處不大啦…,只能說大家就是假想一下你是我這個人在大概秋天的時節的行進狀況吧。

我的個人狀況

拉車朝聖 camino

我是一人獨行的女子,背包淨重 5.5 kg,但我不是用背的,是用拉車的 ( 再加 2kg,拉車細節請見這一篇文章 ),我每天一定會帶足兩瓶水和一些行進零食,所以就粗估總重 10 kg 吧。

天氣的方面,還蠻幸運的,只有約三個半天是有雨的,其中只有一個半天雨勢較大,其他的都是晴朗的 25-30 多的天氣。晚上睡覺也不太冷,一個 700g 薄睡袋就足夠了。

住宿策略

在訂房和住宿方面,因為我是隨興一人獨走的,除了前三天因為行程比較好估算有事先預定,以及在 Leon 想連住兩天,但不想住庇護所要隔天先 check-out 再排隊check-in,所以也有先訂比較好的青旅外,其他的住宿就是每天走到哪,累了,剛好看到有庇護所,或是門前有人跟我打招呼,我就會直接彎進去住了 XD 所以住宿的地點其實我也沒什麼好推薦的,只是記錄下來,並不是保證是有多好的住宿你一定要去住哦。

當然也因為我一路都沒有事先預定,最多就是前晚先看一下預計走的里程數可能會落角的城鎮上住宿的床位總共有幾床而已。如果有個 200 床以上的城鎮就表示應該不用急著找住宿,可以慢慢晃沒關系。如果這個城鎮床位不多,我就會留意,預估再走多一個城鎮會不會比較有床位如此而已。

隨興住宿的挑戰與應對

這樣的狀況30天下來,大概有兩天沒住到庇護所。

一天是 Day21:El Burgo Ranero

本來前一個鎮空床還有,但想再多走一個鎮,結果到了那庇護所反而都滿了,然後就找旅館住,35 歐一間雙人床套房不貴,有點像台灣的老旅館的感覺。

另一天是 Day26:Foncebadon

一樣想多拼一個鎮,結果那邊有一家庇護所那天臨時關門,問到最後一家自由捐款的庇護所也滿了,不過他就直接把我放到隔壁的小教堂,睡地墊,那天教堂有三個人,路上遇到的一個男的,後來也決定走到下一鎮,但沒住到教堂,因為他沒問,隔天碰到他,他跟我說他直接睡戶外,晚上有看到一隻狼在附近跑過 (並沒有對他怎麼樣)

特殊住宿推薦

特殊住宿推薦

比較特別我可以推薦的應該只有 Day16: San Anton – The Ruins ,這是一間廢墟教堂,大家經過或許都會停留下來拍拍照。不過他其實也是一間自由捐款的庇護所,就住在廢墟裡,沒有熱水也沒有電,大家晚上就坐在外面的廢墟教堂中間點蠟燭吃飯、聊天、唱歌,沒有網路和 3C 的干擾,是我覺得比較特別的 camino 住宿體驗。

另外,起走的第一天在中途 9-10 公里處過一夜 (有兩家要很早預訂) 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方面山上的風景優美,和之後的 30 多天的景色是比較不一樣的,很值得待在山上享受一下。再來,我的出發行程較趕,第三天就開始起走了,所以可以利用這一天山上的休息好好調時差。

最後,因為先走了 (聽朝聖者辦公室說是最難的) 一段上坡路,接下來翻過庇里牛斯山就不需要跟大家搶 Roncesvalles 的床位了,可以再往前推進一些距離,住在後面一點的小鎮,之後也就比較好遠離主集團,減少要和一大群人搶床位的狀況了。

晚出發與晚收工

另外,在出發的時間方面,我知道大部分的人都喜歡一大早摸黑就出發,然後早早到庇護所排隊入住,不過我的想法是我就是來觀光的啊,摸黑行走是要看什麼風景呢 ,所以其實我幾乎都是至少等到天色微亮的才會出門。

只有一天想說要衝個 40 公里,有早起摸黑行走 (其實也 6 點半了,但 10 月後天色比較晚亮 ),一個女生摸黑行走其實心理的感受還蠻可怕的,所以那天早上只好抓著一個荷蘭人一路猛聊。XDDD

而抵達休息的時間我也多是延後到 4-5 點才會休息,因為一開始會比較早一點到,但如果在很小的小鎮上,晚餐只能跟庇護所搭伙吃朝聖者餐的話,都要等到 7 點左右才能用餐,如果早早就入住的話,中間的等待時間還蠻長的,有時洗完澡、洗完衣服,整理完照片…都還有多的時間,小鎮也沒什麼地方可以去逛的話,就會覺得有點無聊,所以後來就覺得不如在外面慢慢走慢慢逛還有意思一點,所以我的收工時間也就愈來愈晚了 XD。

至於有人提到下午都沒人走的安全問題,我也在此附註一下,雖然大部分人都是早走早休息的,但其實也還是有一個族群是喜歡晚出發慢慢走的,所以下午的時段雖然人會少很多,但其實也不至於會沒人啦,至少法路上不至於是到完全沒人的狀態,甚至偶而也還會有當地人運動散步路過。

而且那個時節的西班牙要晚上 8 點才會天黑,5-8 點是西班牙午休後的開店活動時間,所以走到接近城鎮也還蠻熱鬧的。

安全提醒與個人化建議

以上就是我對於我的行程記錄的大至說明,如果還有想到什麼要說明的,我會再補充進來。

不過還是要強調一點,安全第一啦!!

人在異鄉,自己一定要非常注意安全,如果會感到害怕遲疑的話,絕對不要硬撐,還是要在自己能掌握的狀況下活動才行。就像住宿的狀況,如果你喜歡早點確定住宿的安定感,就算一路完全先排好訂好也是沒問題的,雖然先預定就會少了彈性,但我還是覺得你才是最了解你的狀況的人,你可以決定你想要怎麼樣形式的走法和住法,即使走累了就搭車休息一下也是很好的。

行進速度與行前訓練

最後,就直接分享這個行程記錄的檔案囉~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sOt7y-rYSTYCp7wkt2bPAMescxqJEK4xFr_0kfWjz7E/edit?usp=sharing

想要仔細看的可以開檔案細細品味 (品味什麼啦 XD)

想要把這個表格拿來當自己的記錄的,可以直接左上角 【檔案】>【建立副本】拿去用!!!

用電腦開啟的呈現方式會比較完整,你也可以再增加你個人的行程說明在後面。

再追加補充說明幾點:

實際用 GPS 手錶紀錄的里程數一定都會比官方的多一些,一方面是官方的路線一定是拉直線的測量,而我們是人,總會繞來繞去的走,而且我基本上就是邊走邊逛邊拍照,所以看到教堂或其他可以進去逛的地方都不會放過,所以里程一定會多的。

而且在酒吧室內休息時,因為我都不會把手錶按暫停 (因為常會忘了再按開始XD),所以手錶的 GPS 測量很容易碰到鋼樑的影響而來回的跳動,產生一些快樂里程數,也是實際里程會多一點的原因之一。

總之,我一般的行走速度大多只有在 3.5 公里 / 小時,就是邊走邊拍照的速度。只有幾天要趕 40 公里時,會儘量督促自己少玩一點,維持在 4.5 公里 / 小時。

另外,在行前的訓練方面,因為我平時就有運動的習慣,所以出發的前一年我也只是維持差不多的運動頻率,再加上週末走一些長程的路段。

平時五天上班日,大概會維持至少三天是有運動的,運動的項目視天氣狀況,好天氣時騎單車上下班,時間夠的話,就在上班前再去跑個 3-6 公里,訓練一下心肺。天氣不好時,就做一些室內的核心瑜珈一小時。

周末就會至少有一天的時間讓腳可以習慣長程,我都是就近在家的後山或是河濱公園,走個 20 公里左右,都不是什麼複雜的路段,不是郊山階梯土路,就是一般的柏油路山區或是河濱跑道而已,反正就是走出個長距離就可以了。

然後去年的兩個連續假期有模擬了兩次連走 3-4 天的訓練,有幾天有把所有裝備塞了重量出去實測一下鞋襪包的組合是否適合自己,但沒有每次都帶,主要是要讓身體習慣更連續的每天走路的狀態,不過也一樣只是在後山和河濱而已,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只為了訓練而走,沒有旅遊的情境,感覺那兩趟連走都爆累了,哈哈哈。

不過每次討論到行前訓練,我還是鼓勵大家就近就好,不一定要特別去走台北大縱走或是淡蘭古道,當然如果有時間可以去那邊旅遊走走的話是很好,但也不需等到有去到淡蘭古道了才開始訓練。

平時就一點點慢慢的累積,讓自己的腳習慣走長程的感覺,即使是下班走個 1-2 小時回家都好,重點是開始走起來。然後等身體慢慢習慣了,再慢慢加碼,週末開始去走個半天一天的。

雖然 camino 的路程算是蠻親民的路,但一趟要走好幾百公里,如果時間許可,還是建議大家做一些訓練,讓自己能在行程開始時能很快習慣每天走路的狀況,而不會因為訓練不足,肌肉無法承受突然增加的運動量,在一開始就受傷,影響到後續的行程了。

最後 100 公里的住宿

還有,也順便說明一下法路最後 100 公里的行程安排。

因為我是走完整的法路長程,所以最後 100 公里會何時到達自己也算不準,當然也就無法事先預訂住宿點了。但是偏偏最後 100 公里是人潮最多的路段,只走 100 公里的自然就很好事先預訂他們的住宿點。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最後 100 公里的比較小的鎮,比較少床位的地方很明顯的都早早就被預訂滿了。好在最後 100 公里似乎也早有規劃好,在走約 15-20 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會有一個大鎮是可以容量 300-400 床的人流,所以後面的行程變成了一定要走到這些大鎮才能夠住宿。

我快抵達的前幾天因為氣象預報雨季的風面即將到來,我想要在晴朗的天氣到達終點,有個美好的 ending,而且也想快點逃離人潮擁擠的路上,所以我加碼了我的里程數,也幸運的在晴天抵達了終點。後來真的隔天就開始下起雨來了,而且是那種綿延的雨季,在路上聽去年也有走的人說十月早應該進入雨季了,今年的雨季算是來遲了呢,實在是太幸運了啊!!!

▋延伸閱讀:法國之路住宿全紀錄 (四人同行):30 晚住宿類型、設備與費用詳解

資源分享與額外說明

實際開支記帳表

實際開支記帳表
實際開支記帳表

最後的最後同場再加映:實際開支記帳表,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我的地圖路線

我的地圖路線

完整35天的我的地圖路線https://pse.is/8atrvw,由神人 Camino Plans 贊助提供的,我的每一天走的路徑和住宿點都完整呈現在地圖上,看起來超酷的!!

我的地圖使用方式:
1. 先把 庇護所名稱, 在我的地圖 搜尋後, 加入 庇護所 圖層,並改名為 D## 方便識別。

2. 在 MAPY.CZ 中 一樣用庇護所名稱搜尋,來建立起始點,並用徒步導航產生軌跡,輸出成為 GPX 檔,並同時儲存在新設的目錄 Camino Stamp 的法國之路。

3. 將 所有GPX 檔,在 GPX EDITOR 網頁載入,並合併輸出成單一GPX檔案。

4.在我的地圖 新增圖層(軌跡) ,並將上述單一GPX檔案 匯入,把相鄰兩日軌跡顏色錯開,方便識別。並把每天行走時間, 註記在每天終點名稱中。

5. 修改檔案分享權限。

全部大概花2個小時,因部分庇護所,在 MAPY.CZ 底圖中搜不到, 只好用 我的地圖 對照來找,比較花時間。

本文由駐站朝聖者:Camino Stanps 整理撰寫。如果你也走過朝聖之路,歡迎投稿分享你的故事,讓更多人也能感受到你的經驗與樂趣!一起感受朝聖的美好~

延伸閱讀

朝聖之路規劃與交通資訊

  1. 準備時的功課:路線人數統計、氣候、季節、參考資料
  2. 天數的安排:入口網站、里程高度圖
  3. 往返朝聖之路的航班
  4. 往法國之路起點 SJPP 的方法:巴黎進
  5. 往法國之路起點 SJPP 的方法:馬德里進
  6. 法國之路其他出發點
  7. 中間跳過的法國之路
  8. 抵達聖地牙哥後的續行行程和返程
  9. 法國之路交通工具資訊
  10. 西班牙鐵路 RENFE 購票攻略
  11. 從巴黎 CDG 機場 T1 到市區 Montparnasse 高鐵站
  12. 拿破崙之路上的岔路
  13. Google:我的地圖
  14. 離線地圖:Mapy APP 介紹
  15. 法國之路徒友日誌
  16. 法國之路行程計畫

朝聖之路、旅行中常用的工具連結:
● 住宿: Booking.com / Agoda
● 門票: KKday / Klook
● eSIM網路:Holafly抵達西班牙直接啟用
● 世界盡頭一日遊:GetYourGuide
● 限量朝聖者專屬 KKday 優惠:使用此連結並輸入折扣碼 KKSABRINA